- 美衛生部長在晉見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時,在不明原因下於致辭中說出「習總統(President Xi)」,引起臺北政壇、媒體圈一片譁然和討論。
- 臺北媒體界、學界部分人士,從文法、英式/美式美語、官式場合用語…各種解讀用力為美官員開脫,但隔天AIT公布逐字稿,完全打臉媒體界、學界部分人士的硬拗論述。
- AIT並未對「口誤事件」道歉,引發我國資深外交官的抗議與不滿。
- 部分輿論指出:如果連這種「影音」記錄完整公開,大家有眼有耳就可立辨是非的簡單事,蔡政府及其「側翼」都要用如此大的力度顛倒黑白,則遇到其他爭議性更大的事件,公眾能接近「真相」的程度可能更難上加難。
- 輿論也指出:蔡政府難道看不起我國民的英文程度?
- 一個國家如何能被尊重?是不計一切地是非不分?還是在重要時刻(例如,站穩國格)以成熟地國際外交程序,禮貌並強硬地說明自己應有的立場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日前率團訪臺,但在晉見蔡總統致詞時,卻口誤將「蔡總統(President Tsai)」疑似講成「習總統(President Xi)」,引起在野黨和許多民眾不滿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緊接著許多綠營人士或親綠人士,包括駐德代表謝志偉、主播張雅琴、民進黨議員王浩宇及英語主播劉傑中...等等,都開始替阿札爾解釋,稱阿札爾說的是「Presidency」不是「President Xi」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只是根據AIT公布的講稿,可以明顯看到阿札爾要講的就是「President Tsai」,甚至後面還特地標記發音[ts-eye],阿札爾後來接受採訪時,也直接承認當時是口誤,完美打臉所有護航是Presidency的人。但駐德代表謝志偉仍然堅稱他聽到的是Presidency,更是大舉回嗆網友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一個明顯口誤,當事人都還沒回應,反而是上到政府下至一般民眾都極力護航,為其解套,難道這樣才是所謂的「護主權」嗎?外國官員在我國總統府、當著我國總統的面,把總統姓氏喊錯,如此不體面的行為,難道也無所謂嗎?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