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妖鏡

5/random/ticker-posts

保外就醫 竟是我國的免死金牌?

 日前前總統陳水扁參與民進黨全國黨代表大會,由於他還是處於保外就醫的狀態,因此對於他是否能行使投票權或參與政治活動的討論再度蜂湧而出,對此陳水扁則在臉書上表示,公職可以投票、沒有理由黨職不能投票,因此當然黨代表的他將出席投下中執委、中常委的選票。
 之後甚至在社群專頁上挑釁蔡政府,「若因投中執委的票,而被蔡政府抓回去,也是求仁得仁!」,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也表示,陳水扁展現高度誠意,沒有違反「四不」。但是自己製造政治議題不算參與政治嗎?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當初陳水扁保外就醫,就有簽署「四不原則」的切結書;所謂四不,就是「不上台、不公開演講、不接受媒體採訪、不談政治」,而陳水扁參與政治黨派之投票,並且公開挑釁現任政府,自行造就政治議題,又來自行評論,這難道不算是政治的範疇了嗎?
 陳水扁在保外就醫期間出席政治活動,已經不是第一次,包含先前替兒子陳致中站台選議員,這都是一次次的挑戰我國法律的權威。
 而另外還有一說表示,依據監獄行刑法之規定,保外期間不計入刑期,因此可以認定受刑人「刑的執行」應處於一種「暫時停止」的狀態,並且政治是屬於公領域的事,因此即使他不去找政治,政治也會找上他,不應該限縮陳水扁相對應的權利。
 這種相當於猜字謎的論點,硬生生忽略了雖然他處於保外就醫的狀態,但是依然不改他受刑人身分的事實,這個身分不會因為疾病而改變,若是受刑者在保外就醫期間都能行使完整的公民權,那讓其他未犯罪的人民情何以堪?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陳水扁這個案子已經從司法層次變成政治層次,面對民進黨政府受挑釁依然對其縱容的態度,中監及法務部提出的「四不」毫無約束能力,就可以推知在這個案件上,我國早已失守對司法正義的最後防線,而這種政治操作究竟是能為社會產生什麼正面影響呢?

張貼留言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