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妖鏡

5/random/ticker-posts

三倍券塑膠套 政府帶頭反限塑?


 三倍券上路,但行政院運用經費備受質疑,除了印製、兌付等行政成本都高於98年的消費券之外,其中紙本三倍券的塑膠套更被質疑是多餘且浪費,連綠營自家議員王世堅都不相挺,批評塑膠套一個成本要3元是「好慢、好笨、好浪費」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而塑膠套還有一項爭議,就是政府實行限塑政策,對吸管、塑膠袋等塑膠製品的管制越來越嚴格,而政府卻明著違背限塑政策,帶頭花大錢製造塑膠製品,且還彷彿是「強迫消費」般,讓領取紙本三倍券的民眾沒有選擇的餘地,只能跟著三倍券一起領取塑膠套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但是就在出現批評聲浪後,經濟部出面滅火,開始宣傳三倍券塑膠套的「妙用」,部分媒體也跟著宣傳,表示塑膠套可以有多功能用途,似乎是試圖以「功用」來掩蓋「不必要的浪費」這個事實。不僅如此,綠營議員王浩宇甚至還明顯轉移話題地稱,國外疫情慘烈,臺灣人還有餘力吵塑膠片?

 如果因為三倍券塑膠套是好用的就可以不受限塑政策的管制,那麼吸管、塑膠袋一樣是為了生活便利的產物,為何卻要越來越嚴格的管制,依政府目前的種種限塑措施來看,「環保」應該是優先於「便利」,但現在政府卻用「好用」為由來無視「環保」,完完全全的打臉了限塑政策,這難道不應該質疑嗎?
 但是當人民提出質疑後,媒體和民意代表不但沒有發揮監督政府的責任,追究政策不當之處,反而還幫著政府宣傳,甚至宣傳不夠竟然還直接轉移話題,但是這種種明顯是在帶風向行為,只能掩蓋一次的錯誤,並不能帶來改善和進步,這樣對社會能夠有什麼幫助嗎?

張貼留言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