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民黨議員日前公布外交部密件,質疑總統府祕書長蘇嘉全以及立委蘇震清,跳過外交部,透過臺糖、臺鹽等等國營事業,拜訪印尼高層圖謀私利。根據外交部密件指出,「國營事業已被若干中間人操控,企圖將政府部會與外館排除,以遂個別私利助」。
隨後蘇嘉全先後兩次聲明,清楚交代2016、2019年有出訪印尼紀錄,毫無隱瞞,而國民黨以一份虛假資料,杜撰出他在2017年出訪印尼,更指控他透過揚運集團安排行程,並影射圖謀私利,損害國家利益。
而外交部對此則表示,「國家公文書不是政治鬥爭的工具。」不願證實這份密件的真偽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蘇嘉全表示,文件上的日期是錯誤的,此密件是一份虛假資料。但從外交部的態度中,並未佐證他所述的論點。
從邏輯上來看,國民黨與民進黨眾所皆知地是競爭關係,而綠色執政的外交部對於國民黨所指出的密件,竟然無法證實其真偽,那就代表那份文件是真的,只是證實了會對自身執政黨造成傷害,只好「不承認也不否認」。
從邏輯上來看,國民黨與民進黨眾所皆知地是競爭關係,而綠色執政的外交部對於國民黨所指出的密件,竟然無法證實其真偽,那就代表那份文件是真的,只是證實了會對自身執政黨造成傷害,只好「不承認也不否認」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而這種不承認也不否認的做法已經不是外交部的第一次,從過往的事件來看,在2019年前友邦索羅門要與我國斷交之前,就曾有消息指出,索羅門將要與我國斷交,當時的外交部回應,根據外交部的資訊,索國在進行評估時,也會參考跨黨派小組的報告,以及其他部門的專業意見,做整體性的考量;此外,索國的相關決策也必需與內閣及國會商議,因此評估小組的報告並非唯一、也非最終的決策參考依據。這也就代表著外交部不承認索國會與我國斷交,但是又無法否認消息為誤,所以只能以模糊不清的答案來回應人民,而就結果論來看,索國最後是和我國斷交了,由此就可以推斷,外交部的「不承認也不否認」就等於為「是」的概念。
雙蘇弊案重要的是有沒有做過傷害國家利益的事情,而不是一直轉移焦點,強調公文是不是政治鬥爭的工具,或公文上的日期是否誤植,更重要的是公文內容、事件是否為真,公文上所記載的若是真正的犯罪事實,那麼政治鬥爭的標籤就是不實指控,不正面回應事件的核心,究竟對國家有什麼好處?
0 留言